文章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25-02-22 11:26:00
berachain近期推出的bera代币引发了关于“vc币”长期价值的热议。批评者担忧投资者和内部人士持有的代币比例过高,可能影响bera的长期价格走势。aptos、sei network和starknet等其他风投支持项目也面临类似质疑。加密社区正评估这些代币分配模式能否促进长期增长,抑或仅仅利好早期投资者。
多位业内人士分析了这些项目持续争议的原因。Dragonfly Capital普通合伙人Rob Hadick认为,批评程度与空投参与者和早期用户盈利情况直接相关。BERA代币表现未达预期,加剧了负面情绪。“若代币表现出色,Twitter上的舆论可能截然不同。”
目前,多款风投支持代币表现低迷,市场对其分配机制的担忧日益加剧。许多交易者指出,低流通量和高完全稀释估值(FDV)是关键问题。加密对冲基金Split Capital创始人兼首席投资官Zaheer Ebtikar表示,过量风投资金推高估值,导致高FDV,因为基金需部署有限合伙人的资金。但他预计,随着风投融资放缓,融资规模缩小,早期项目估值方式将重新评估。
Hadick对FDV持不同看法,认为FDV并非评估加密项目估值的最佳指标,因为未来发行并非确定,新增供应可能稀释市场市值。他还指出,许多流动性提供者和基金会在代币解锁后获得激励,但激励结束后,他们可能抛售代币,加剧潜在抛压。
Hack VC(Berachain投资方)联合创始人兼管理合伙人Ed Roman补充道,FDV由市场决定,而非项目决定,团队无法控制FDV高低,但能控制代币发行时的供应量。他指出,Berachain的21%流通量高于Starkware(7.28%)和Sui(5%)等其他区块链项目。
然而,Roman也承认,Web3项目在长期激励机制方面仍有改进空间。他建议,加密项目可借鉴Web2公司基于股票的激励模式,引入基于代币的激励措施,以“更有可能创造持久价值”。
非VC币项目Hyperliquid的HYPE代币自11月发布以来上涨140%,广受好评。但Hadick认为这种模式难以复制。Hyperliquid的成功源于“极具差异化的产品和忠实的社区”,以及数百万美元的自有研发资金投入——这些并非所有项目都能轻易做到。
Hyperliquid将其31%的总供应量分配给用户,通过空投增加了流通量。Tribe Capital普通合伙人兼董事总经理Boris Revsin指出,并非所有项目都能实现高流通供应量,因为它们需要保留国库资金用于生态系统持续发展。他举例说明,即使是以太坊这样通常被认为最公平的Layer 1项目,也将其10%的供应量分配给了团队和基金会,另外40%用于生态系统发展和早期矿工。
Hadick建议,项目应专注于协议的长期健康发展,与核心社区保持一致,避免过度关注短期投机行为。他强调,这类行为无法为协议带来实际价值,只会导致代币短期波动,而非长期增长。
虽然一些风投支持的代币在初期炒作后逐渐冷却,但也有一些能够维持长期价值。投资者认为,这取决于基本面、实际应用和市场需求。
Roman强调,区块链项目上线初期的吸引力应体现在早期生态系统中。至于估值,最终由市场决定,因为投资者会考虑未来预期。“市场短期是投票机,长期是称重机。如果团队足够强大,他们很可能会建立一个具有显著吸引力和充满活力的生态系统的协议。”
Berachain匿名联合创始人Smokey the Bera透露,Berachain的早期生态系统已显著增长,基于其区块链构建的项目已筹集超过1亿美元风险资金,用于开发一系列“从0到1的应用,这些应用在金融和文化方面都是新颖且优秀的”。这些应用涵盖“各种行业,包括大型Web2公司,如体育特许经营、媒体集团,甚至支付层(例如,PayPal通过BYUSD在Berachain上部署的PYUSD)”。
然而,Ebtikar认为,市场对代币的需求往往超越其基本面。他表示,某些Layer 1代币即使缺乏吸引力,也能达到数十亿美元的估值,而一些具有强大采用率的项目却难以获得支持。他认为,最终决定代币表现的关键在于“谁愿意为代币A或代币B出价”。产品与市场的契合度固然重要,但并非成功的唯一决定因素。
以上就是“VC币”之争:从BERA代币看加密项目代币分配困境的详细内容